第883章 归途-《海上升明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乞丐很少,更没有青黄不接时成群结队的饥民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行色匆匆,都在忙碌着。

    他还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,城镇上人口很多,但乡村人口显得有些少。大量的青壮都进了城,到作坊里打工赚钱了。

    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家帮忙,工坊作工虽然工钱也不是很高,但是份固定收益,算起来其实比种地强多了,种地还要看天吃饭,但打工却是按月或计件收益。

    百姓也会算账,虽说种地田里活计也多,但细一计算,让年轻人在农闲季节进城打工,能增加不少收入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乡下养殖的多了,养殖鸡鸭鹅的,养猪养羊的,甚至养牛养马的都有,还有种果种林的,但凡能增加收益的,大家也都在官府鼓励下去做。

    问了不少人,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确实好太多。但具体点,其实多数普通百姓的好太多,也只是现在基本上能够解决温饱了,一天两顿干饭,逢年过节还能吃点肉,偶尔也能吃几个家里鸡下的蛋算是加餐。

    一两年能做套新衣服,不用出去逃荒,这在百姓眼里那就是日子好过了。究其原因,最主要的还是多数百姓分到了自己的地,或是无息、低息分期认购了一份田地,如今朝廷的税赋地丁还是比较实在的,并不算高,而且官府还算廉洁,现在也没敢乱加派。

    大家土地里的收成,能够多数都归自己,在农闲时,家里富余的劳动力还能进作坊打工,或是去山里采矿、伐树,或是修路、修河等等,没了扰民害民的无穷劳役,大家的劳动都能换回报酬,还是很需要的现金,这让乡村经济也带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以前那些太穷的乡民,也被朝廷动员移民边疆,获得了自己的田地。

    许多百姓说到皇帝都是真诚的感激,也对现在的官府很满意,总结起来还是税赋低,官吏欺压摊派也少,百姓多数有自己的地,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自耕农,可多少都有点自己的地,再佃种一些,然后做工,一年下来收益还行,起码温饱没问题。

    甚至有不少百姓趁着政策好,脑子灵活又敢打拼的,都已经富裕起来了,有些是搞养殖的,有些是做小本买卖的,也有些是学门好手艺的,甚至还有去当兵吃上公粮的。

    经济好了,甚至地方上的治安都好了许多,早些年遍地贼匪,到处是山大王,现在已经很少听说哪哪还有山大王了,顶多是一些毛贼,但也少了许多。

    谈到绍天帝,所有人都希望皇帝能够长命百岁,这样就不用担心政策变化,也不用担心地方的官吏们贪污腐败,似乎皇帝在,这样的好日子就能一直持续下去,而且会越来越好。

    朱以海有时提起说如今皇帝好战,自起兵以来,绍天朝从没中断过战争,无数好男儿战死沙场,制造了多少寡妇孤儿,但这话却没人认同,反而大家都来反驳他,还有那急脾气的,甚至要锤他。

    他们容不得有人说皇帝不好,就算战争,他们也觉得这是对的。

    没有那一场场的战争,也就没有如今的太平,没有不断的对外征战,也不会开疆拓土,多少穷困百姓,都是在边疆得到了一块自己的土地,得以安家立户。

    甚至对外战争的胜利,也带来了多少红利。

    同样是打仗,天启崇祯朝的打仗,朝廷不断的向百姓加征摊派军费,地方官府还趁机搭车加征,百姓苦不堪言,但现在朝廷战争不断,百姓却并没有多掏一个子儿。

    相反,许多穷苦百姓人家的子弟报名从军,却得以通过打仗立功翻身,跨越阶层,也进入了官吏阶层,甚至是贵族阶层。

    “看你也好像有身份的人,怎么却说出这么湖涂的话来,圣人岂是你能随便置疑的,你赶紧走,要是再多说一句,我们锤死你,还要把你绑起来送官治罪。”

    村里的保甲民兵队长冲朱以海扬起沙钵大的拳头,怒声喝斥,要不是朱以海身边有好几个魁梧健壮的随从,他说不定真要揍敢对圣人政策不敬的这家伙。

    /63/63431/19397250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